近日,北方稀土中鑫安泰新材料(內蒙古)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鑫安泰”)擴建的年產8000噸稀土金屬及合金項目在包頭稀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正式開工。該項目總投資9322.32萬元,計劃于24個月內建成,屆時企業稀土金屬及合金年產能將提升至15000噸,成為北方稀土深化產業鏈布局、推動區域稀土產業升級的關鍵一步。
項目采用氟化物體系電解稀土氧化物新工藝,通過持續改進電解設備與工藝流程,顯著提升電流效率并降低單位能耗。據企業介紹,該技術可實現稀土元素100%利用及氟化物循環使用,不僅提升產品質量,還大幅減少生產過程中的資源浪費與環境污染。此外,項目引入智能化生產管理系統,通過信息采集與PLC控制系統聯動,實現電解溫度、加料量等參數的實時監控與自動調節,突破傳統人工加料的精度與安全性瓶頸,為稀土行業數字化轉型提供示范。
新建生產線將年產鐠釹金屬3700噸、鑭鈰金屬3300噸、釓鐵合金1000噸,產品廣泛應用于釹鐵硼永磁材料、儲氫材料及高端合金領域。其中,釹鐵硼作為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的核心材料,其需求隨全球新能源產業擴張持續攀升。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釹鐵硼產量達27.64萬噸,帶動稀土鐵合金市場規模突破343.54億元。中鑫安泰通過擴產,將進一步鞏固其在稀土金屬供應領域的市場地位,滿足下游高端制造對高性能稀土材料的需求。
項目落地包頭稀土高新區,與內蒙古自治區“兩個稀土基地”建設戰略高度契合。根據規劃,包頭市力爭2025年稀土產業產值突破1300億元,通過整合資源、技術升級與生態構建,推動稀土產業從原料端向應用端延伸。中鑫安泰項目作為區域重點工程,不僅提升企業自身產能與技術水平,還通過智能化、綠色化生產模式,為包頭建設全國最大稀土材料基地和全球領先稀土應用基地提供支撐。
北方稀土作為全球最大的稀土企業集團,近年來通過產能置換、技術合作等方式優化產業布局。此次中鑫安泰項目通過全鏈條保障體系,從工藝優化、設備升級到數字化管理,全方位提升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彰顯其在稀土金屬領域的領先地位。分析認為,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強化北方稀土在稀土功能材料領域的話語權,同時帶動區域中小企業協同發展,形成產業集群效應。
文中數據來源網絡,觀點僅供參考,不做投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