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5日,長江現貨1#鎂均價報收18300元/噸,較上一交易日下跌100元,??連續多個交易日下行??。此輪價格調整折射出鎂行業深層次的結構性矛盾:傳統需求持續萎縮與新興需求釋放節奏滯后的雙重擠壓。
一、需求側冰火兩重天
傳統領域需求加速下滑。鋼鐵脫硫用鎂需求同比萎縮18%,海綿鈦還原領域需求暴跌32%,鋁合金添加需求減少5%。以電動自行車為例,盡管新國標推動鎂合金替代塑料件,但9月應用滲透率僅達18%,較預期低7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領域雖呈現增長態勢,但8月采購量環比下降12%,尚未形成有效對沖。
二、成本壓力與產能出清
煤炭價格同比上漲12%,硅鐵價格維持7500元/噸高位,內蒙古地區電力市場化改革推高用電成本,企業綜合生產成本徘徊在16000元/噸左右。陜西府谷、神木等主產區通過"半焦-鎂冶煉-鎂合金"一體化布局降低成本,但部分高成本產區因噸虧損800-1000元被迫關停。環保督察常態化導致產能利用率維持在85%左右,加速中小產能退出。
三、新興需求的技術突破與政策催化
電動自行車新國標實施催生年超10萬噸增量空間。寶武鎂業與綠源集團合作開發鎂合金電池外殼,星源卓鎂獲7億元新能源汽車訂單。兩輪車領域雅迪、小牛等企業鎂部件滲透率提升至15%,但認證周期45-60天導致需求釋放滯后。航空航天領域需求激增22%,國產C929大飛機起落架采用鎂基復合材料,人形機器人領域需求CAGR達34%。
四、產業升級與價值重構
質量分級體系亟待建立。目前市場存在Mg99.95C/B/A等高純度鎂錠與低質鎂錠混雜現象,劣質原料導致鎂錠雜質超標,影響汽車壓鑄件性能。寶武鎂業推進青陽、巢湖、五臺、甘肅四大基地建設,通過規模化煉鎂實現成本降低20%以上。南海新區產業園熔鑄車間建設進度過半,有望緩解寬幅板材供應瓶頸。
五、未來趨勢展望
短期來看,鎂價仍將受"金九銀十"傳統旺季需求兌現情況影響。若新能源汽車排產如預期增長35%,eVTOL等領域量產訂單有望成為價格上行催化劑。長期而言,鎂合金在汽車輕量化、電動自行車、機器人等領域的應用將加速滲透,預計2025年全球鎂需求或達190萬噸,CAGR約20%。
文中數據來源網絡,觀點僅供參考,不做投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