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有色金屬網數據顯示,9 月 30 日,長江綜合電池級碳酸鋰 99.5% 均價報 73450 元 / 噸,工業級碳酸鋰 99.2% 均價報 71550 元 / 噸,均與前一交易日持平;但期貨市場呈現反差,主力合約震蕩下行 1.22%,收于 72800 元 / 噸。這種 “現貨穩、期貨弱” 的分化格局,本質是短期需求支撐與中長期供應增量預期的激烈碰撞,月末節點更放大了市場的觀望情緒。?
需求端:儲能爆發對沖動力分化,旺季托底現貨價格?
需求端的結構性特征成為現貨價格的核心支撐。儲能領域的爆發式增長尤為亮眼:8 月國內碳酸鋰總需求量達 10.2 萬噸,環比增長 7.49%,其中磷酸鐵鋰需求環比增幅 8%,儲能裝機需求的拉動貢獻顯著。機構預測 2026 年儲能領域碳酸鋰需求增幅將達 40%-50%,高增長預期促使儲能電池企業在旺季積極補庫,有效承接了現貨市場的流通量。?
盡管動力需求呈現分化態勢 —— 部分低端車型銷量下滑拖累基礎需求,但高端新能源車市場仍保持韌性,疊加 “金九” 傳統旺季效應,下游正極材料廠節前備庫基本完成,短期需求剛性支撐現貨價格維持平穩。這種 “儲能增量對沖動力分化” 的格局,使得現貨市場未跟隨期貨情緒走弱。?
庫存端:結構轉移緩解壓力,高位基數壓制預期?
庫存的 “量價背離” 特征進一步加劇市場分歧。截至 9 月中上旬,碳酸鋰社會總庫存約 13.85 萬噸,雖仍處于歷史高位,但已連續多周去化,且庫存結構發生明顯變化:上游冶煉廠庫存下降,下游材料廠庫存提升,呈現 “上游去庫、下游補庫” 的轉移態勢。這種結構調整意味著短期現貨流通壓力減輕,成為現貨價格持穩的重要原因。?
但需注意的是,13 萬噸級的絕對庫存基數仍高于往年同期,且電池廠成品庫存已達 37GWh,遠高于 2024 年同期水平,這使得市場對后續需求持續性存在疑慮,期貨資金更傾向于兌現短期收益,導致合約價格承壓下行。?
供應端:礦企審批破局,遠期增量沖擊期貨情緒?
期貨市場的下跌信號主要來自供應端的新增預期。據悉,宜春涉鋰礦企已完成礦種變更儲量核實報告并通過國家自然資源部審批,這意味著國內鋰礦供給潛力有望釋放。更值得關注的是,寧德時代枧下窩鋰礦預計很快復產,市場分析若該礦快速投產,碳酸鋰可能重回過剩格局。?
海外供應端同樣傳來增量信號:天齊鋰業旗下格林布什礦 2025 年二季度鋰精礦產量達 34 萬噸,全年現金成本控制在 320-380 澳元 / 噸的低位區間,疊加 6% 鋰精礦價格降至 800 美元 / 噸,原材料成本下行進一步強化了期貨市場對供應寬松的預期,成為主力合約下跌的核心誘因。?
后市展望:7 萬關口成多空分水嶺?
短期來看,現貨價格將維持 7.3 萬 - 7.5 萬元 / 噸區間震蕩:節前備庫結束后需求或進入短暫平淡期,但儲能訂單釋放與四季度光伏裝機旺季仍將提供支撐。期貨市場則需重點關注宜春礦企后續審批進度及寧德時代鋰礦復產節奏,若供應增量落地,主力合約可能下探 7 萬元整數關口。?
長期而言,儲能需求的持續爆發將成為鋰價的重要錨點,但國內礦端產能釋放與海外項目投產的雙重沖擊下,碳酸鋰價格難以重現此前暴漲行情,大概率進入 “需求拉動、供應約束” 的平衡階段。?
【文中數據來源網絡,觀點僅供參考,不做投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