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5日,長江現貨1#鉻均價報收65000元/噸,較前一日大幅下跌2500元/噸。這一價格波動折射出當前鉻市場在供需失衡與政策調控雙重壓力下的脆弱性。
供需矛盾激化:全球供應過剩與需求疲軟
供應端:全球鉻礦主產國南非、津巴布韋等國新增產能集中釋放,2025年全球鉻礦產量預計達4200萬噸,同比增長8.2%,而需求量僅為3800萬噸,供應過剩量達400萬噸。其中,南非鉻礦產量同比增長12%,津巴布韋因政策放寬,鉻礦出口量激增25%。我國作為全球最大鉻消費國,對外依存度高達99%,2023年進口鉻礦1827.48萬噸,同比增長22.18%。
需求端:下游應用領域呈現結構性分化。傳統需求方面,房地產行業持續低迷,2025年上半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18%,直接拖累建筑用不銹鋼需求;新興需求方面,新能源汽車行業對高鉻合金的需求增速從2024年的35%放緩至2025年的22%。
政策調控加碼:環保高壓與出口限制
環保政策收緊:2025年中國生態環境部啟動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重點針對鉻冶煉行業的高污染、高能耗問題。上半年全國23家中小型鉻冶煉廠因環保不達標被責令停產整頓,涉及產能約15萬噸/年,占全國總產能的8%。冶煉成本攀升進一步壓縮利潤空間。
出口政策調整:中國自2025年1月1日起對高純度鉻鐵征收15%的出口關稅,導致出口成本大幅上升。2025年1-6月,中國鉻鐵出口量同比下降27%,而南非鉻鐵出口量同比增長18%,國際市場份額被低成本產區擠壓。
龍頭企業動態:逆勢擴張與資源布局
振華股份:作為全球鉻鹽龍頭企業,通過收購重慶民豐化工,產能規模擴大至15萬噸/年(折合重鉻酸鈉),占全球市場份額首位。公司持續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在金屬鉻、超細氫氧化鋁、三氯化鉻及鋰電池電解液領域發力,提升產品附加值。2021年收購后,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34.14%,歸母凈利潤增長107.34%。
太鋼不銹:面對行業寒冬選擇逆勢擴張,投資30億元建設年產10萬噸高純鉻鐵生產線,產品主要用于航空航天、核電等高端領域。高端鉻產品市場需求穩定,毛利率可達25%以上,遠高于普通鉻鐵的10%。
青山控股:通過布局海外資源降低原料成本,在津巴布韋的鉻礦項目正式投產,年產量達50萬噸,可滿足其國內鉻鐵生產需求的30%。同時與南非礦業巨頭簽署長期供應協議,鎖定未來5年鉻礦供應量。
行業趨勢展望:洗牌加速與高端化轉型
短期來看,在供需失衡與政策調控的雙重壓力下,鉻價仍面臨下行壓力。
中長期來看,鉻行業將加速洗牌,低端產能將被淘汰,而高端鉻產品(如高純鉻鐵、鉻合金)將成為企業突破口。
【文中數據來源網絡,觀點僅供參考,不做投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