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場動態:早盤微漲與午后回落的背后
7月30日,LME期銅與滬銅早盤延續小幅上行態勢,市場對需求改善的預期成為主要推手。然而,午后兩市銅價高位回落,多空壓力顯著上升。本交易日15:00,上海期貨交易所收盤,滬銅主力2509合約收盤價報78930元/噸,下跌50元,跌幅0.06%;倫敦三個月期銅在北京時間16:34報9727美元/噸,下跌75.5美元,跌幅0.77%;這一波動折射出當前銅市的兩大核心矛盾:美國對銅進口關稅的不確定性與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的預期博弈。
二、美聯儲“三權分立”:降息預期的分歧與平衡
美聯儲內部近期形成鴿派、鷹派、中間派的“三足鼎立”格局,其政策分歧對銅價中長期走勢構成關鍵影響:
•鴿派陣營(古爾斯比、鮑曼、沃勒)強調通脹降溫與勞動力市場風險,主張盡早降息以避免經濟惡化。
•中間派(鮑威爾、威廉姆斯、柯林斯)則強調“數據依賴”,認為需觀察更多通脹與就業數據再作決策,同時警告關稅可能推高通脹。
•鷹派陣營(穆薩勒姆、博斯蒂克、洛根)則擔憂關稅引發持續通脹,主張維持緊縮政策,對短期降息持謹慎態度。
市場解讀:中間派主導下的“按兵不動”或成為大概率事件,但鴿派與鷹派的拉鋸將加劇銅價波動。若8月美國關稅細節落地后通脹未現反彈,9月降息窗口或逐步開啟。
三、關稅陰影:美國與智利的博弈與應對
美國擬對銅進口征收50%關稅的計劃,成為當前市場的最大不確定性:
對美國的影響:
•工業成本承壓:美國45%的工業用銅依賴進口,其中51%來自智利。關稅將直接推高制造業成本,尤其是半導體、航空航天等戰略領域。
•供給缺口難補:智利咨詢公司Plusmining測算,美國若想實現銅自給需至少10年,短期內難以擺脫進口依賴。
對智利的沖擊與應對:
經濟命脈受制:銅產業占智利GDP的10%-15%,50%關稅或造成“中期損害”,但智利財政部長馬里奧·馬塞爾強調可通過“市場多元化”緩解沖擊。
轉向新興市場:智利計劃將銅出口轉向東南亞、印度及歐洲,分析師Juan Carlos Guajardo認為,人工智能與綠色能源革命將支撐全球銅需求,智利仍具議價空間。
關鍵問題:銅關稅對美國的損害是否大于智利?短期看,美國工業成本上升與通脹反彈風險更直接;長期看,智利需面對市場結構調整的陣痛,但全球需求多元化或削弱關稅的殺傷力。
四、供需基本面:貨源緊俏與需求謹慎的矛盾
•供給端:墨西哥集團上半年銅產量同比下滑1.1%,顯示全球礦端供應仍存擾動,持貨商報價堅挺。
•需求端:下游企業持謹慎態度,剛需采購為主,實際消費偏弱。市場貨源緊俏與需求疲軟形成短期僵局。
•技術面信號:銅價跌破MA60日均線或觸發技術性拋售,空單可背靠整數關口持有,但需警惕美聯儲政策轉向或關稅細節落地引發的反彈。
五、后市展望:三大變量決定方向
1、美聯儲政策路徑:若8月通脹數據持續降溫,9月降息預期或推動銅價反彈;反之,緊縮周期延長將壓制價格。
2、中美關稅協議進展:中方表態推動美方對等關稅展期,若落地或緩解市場焦慮,但美國對銅關稅細節仍存變數。
3、全球經濟復蘇力度:IMF上調全球增速并看好中國經濟,若中國基建與新能源領域需求釋放,銅價或獲支撐。
結論:當前銅價處于多空博弈的“混沌期”,短期或延續震蕩格局。投資者需密切關注8月1日美國關稅細則、美聯儲7月會議紀要及中國PMI數據,這些因素將決定銅價能否突破MA60日均線壓制,開啟新一輪趨勢行情。
風險提示:地緣政治風險、全球制造業復蘇不及預期、美聯儲政策突變。
本文內容僅供參閱,請仔細甄別!長江有色金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