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6日——長江有色金屬網最新數據顯示,今日電池級碳酸鋰(99.5%)報價區間為71,900-75,000元/噸,均價73,450元/噸;工業級碳酸鋰(99.2%)報價區間70,200-72,900元/噸,均價71,550元/噸,較前一交易日均下跌100元/噸。
供給端:產能釋放趨穩與成本支撐并存
全球鋰資源開發節奏趨于理性,主要生產國通過技術改造提升資源利用率,但新礦審批周期延長與環保投入增加制約增量釋放。國內鹽湖提鋰項目受季節性因素影響產能利用率小幅波動,海外礦企擴產計劃受地緣政治及物流成本制約進度滯后。進口鋰輝石精礦價格維持高位,對碳酸鋰成本形成剛性支撐,貿易商反饋當前原料端供應偏緊格局未發生根本性改變。
需求端:新能源場景韌性凸顯與傳統領域收縮分化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維持高景氣度,頭部電池企業維持穩定采購節奏,儲能領域需求增長對沖部分消費電子領域需求疲軟。低空經濟、電動船舶等新興應用場景對高鎳三元材料需求形成增量支撐,但數碼產品市場消費力不足導致部分中小廠商調整庫存策略。海外市場受碳關稅政策影響,高碳鋰鹽進口成本攀升,推動下游企業加速供應鏈綠色轉型。
產業鏈庫存維持合理區間,上游鹽湖提鋰企業通過靈活調整發貨節奏穩定市場份額,下游正極材料廠基于訂單能見度優化原料采購周期。期貨市場持倉結構顯示,機構投資者對中長期價格走勢保持謹慎樂觀,但現貨市場升貼水收窄反映短期供需匹配效率提升。區域市場價格差異收窄,貿易商炒作行為減少,市場定價逐步回歸基本面邏輯。
新能源產業政策持續加碼,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率要求提升至新高度,推動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建設。環保監管力度加強,部分鹽湖項目因生態影響評估暫緩投產,行業準入門檻實質性提高。國際貿易規則調整促使出口企業強化碳足跡管理,具備低碳生產工藝的企業獲得政策傾斜,加速行業洗牌進程。
全球能源轉型加速背景下,鋰資源戰略地位持續提升,國際鋰價波動對國內市場傳導效應增強。美聯儲貨幣政策調整緩解大宗商品融資成本壓力,但制造業回流趨勢可能重塑全球鋰電產業鏈布局。地緣政治風險對關鍵礦產供應鏈的潛在擾動,促使下游企業加強多區域供應保障能力建設。
當前碳酸鋰市場正處于供需再平衡的關鍵階段,價格波動幅度收窄反映市場參與者預期趨同。隨著新能源產業技術迭代與產能擴張節奏逐步匹配,行業有望在動態調整中建立新的價格錨點。
【僅供參考,內容不構成投資決策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