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突破:破解無煙煤燃燒難題,碳排放直降53%??
近日,國家電投集團宣布,全球首臺套660兆瓦超超臨界雙拱型燃煤機組在貴州織金正式全面投運。該機組專為燃燒難著火、難穩燃的無煙煤設計,通過獨特的雙拱結構優化煤粉燃燒效率,攻克了劣質煤高效清潔利用的技術瓶頸。據測算,機組采用煤層氣啟停及助燃技術后,二氧化碳排放量較傳統燃油點火減少53%,氮氧化物、硫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量下降超90%,年減排二氧化碳達30萬噸,相當于種植200萬棵樹木。
??多能互補:構建“風光火儲一體化”清潔能源體系??
作為國家能源局首批示范項目,該機組深度融入“風光火儲一體化”清潔能源基地,通過煤電與光伏、風電、儲能的協同運行,實現能源互補與穩定供電。項目年發電量約60億千瓦時,可滿足貴州省300萬戶家庭全年用電需求,同時配套建設的光伏、風電裝機容量達40萬千瓦,年減排二氧化碳超50萬噸。
??經濟賬本:年省7200萬元煤耗成本,推動西南能源轉型??
機組投運后,每年可節約電煤成本7200余萬元,顯著降低企業用能成本。貴州金元織金清潔能源公司負責人顧劍表示:“項目通過超超臨界技術提升燃煤效率,結合煤層氣資源利用,將傳統高污染煤電轉化為低碳能源標桿,為西南地區能源結構升級提供可復制的解決方案。”
??行業影響:引領全球煤電清潔化技術革命??
該機組的技術突破標志著我國在煤電清潔化領域邁入全球領先行列。其核心創新包括:
1.雙拱燃燒系統??:通過爐膛結構優化,提升無煙煤燃盡率至98%以上;
2.智能調控平臺??:集成AI算法實時優化燃燒參數,降低能耗5%-8%;
3.碳捕集接口??:預留碳捕集與封存(CCUS)接口,未來可升級為零碳電廠。
??戰略意義:支撐“雙碳”目標下的能源安全??
在“雙碳”目標驅動下,我國正加速推進煤電清潔化轉型。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25年煤電清潔化改造率將超60%,超超臨界機組占比提升至45%。此次投運項目為西南地區高硫煤高效利用提供了新路徑,預計到2030年可帶動西南地區淘汰落后煤電產能1200萬千瓦,減少碳排放1.2億噸。
總結,“該機組不僅是技術突破,更是能源戰略轉型的里程碑。”“通過多能互補與智能調控,煤電從‘主力電源’向‘靈活調節電源’轉型,為新能源消納提供關鍵支撐。”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決策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