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鋁業協會(IAI)發布8月全球原鋁產量數據——數據顯示,2025年8月份全球原鋁產量為627.7萬噸,去年同期為622.2萬噸,前一個月修正值為626.8萬噸。預計8月中國原鋁產量為376.4萬噸,前一個月修正值為376.4萬噸。
2025年9月23日,長江有色金屬網數據顯示,當日長江綜合綠電鋁價報21040元/噸,較前一交易日下跌70元/噸
從供給端看,全球原鋁產量增速維持低位,中國產能“觸頂”特征顯著。IAI數據顯示,8月全球原鋁產量僅較7月修正值(626.8萬噸)微增0.14%,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生產國(占比約60%),8月產量與前一月持平于376.4萬噸,反映國內電解鋁運行產能已逼近4500萬噸政策紅線,新增產能釋放空間極度有限。
海外供給方面,歐洲因能源成本高企,2025年上半年復產產能僅完成計劃的30%;印尼雖規劃2030年前新增170萬噸產能,但受限于自備燃煤電廠的ESG審查延遲,實際投產進度較預期滯后約4個月。
需求端則呈現新能源強支撐、傳統領域弱復蘇的分化格局。新能源賽道成為核心增量: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25年1-8月國內光伏新增裝機同比增長58%,帶動光伏邊框、支架用鋁量同比增加42%;新能源汽車領域,1-8月產銷量同比增35%,單車用鋁量(約200公斤)較傳統燃油車高15%,推動交通用鋁需求增長28%。
市場層面,現貨價格與庫存、升貼水的聯動效應愈發顯著。中國因取消鋁材出口退稅政策,正加速向高附加值產品(如鋁板帶箔)轉型,7月高端產品出口占比已提升,對沖了低端型材出口下滑的影響。
后市,短期內鋁價或延續震蕩調整態勢。現貨市場因需求季節性走弱仍有下行壓力,但下方支撐較強。中長期看,若印尼綠色鋁項目投產進度不及預期,或全球新能源裝機量超預期增長,鋁價有望突破23000元/噸,向“新能源金屬”的估值中樞回歸。對于產業鏈企業而言,強化成本控制、布局高端加工(如電池箔、車身板)將是應對波動、把握紅利的核心策略。
【僅供參考,消息綜合自網絡,內容不構成投資決策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