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5日,長江有色金屬網數據顯示,9μm通訊鋁箔均價報37,450元/噸,12μm鋰電鋁箔均價36,200元/噸,較前一交易日各下跌90元/噸。
高端鋁箔市場從結構性短缺向供需再平衡過渡,行業進入新一輪調整周期。
供給端:產能釋放加速與技術瓶頸并存
國內鋁箔產能擴張進入兌現期,9月電解鋁產量增長,再生鋁進口配額向沿海地區傾斜緩解原料壓力。通訊鋁箔領域,鼎勝新材、萬順新材等頭部企業通過設備國產化改造將9μm以下超薄規格產能提升,但進口軋輥交貨周期仍維持在45天以上左右,制約高端產能釋放節奏。鋰電鋁箔方面,復合鋁箔技術商業化進程滯后,傳統鋁箔企業新增產能中滿足動力電池12μm以下規格要求占比較為平衡,印尼等新興產地的綠電鋁箔項目因環保審查暫緩,全球供應仍處緊平衡狀態。
國內5G基站年度建設目標下調,導致高頻通訊鋁箔需求下降,折疊屏手機滲透率增速放緩后鉸鏈用鋁箔訂單縮量。新能源汽車領域,動力電池鋁箔需求對應頭部電池廠規劃產能,但二線廠商因庫存壓力縮減采購量。消費電子領域換機周期延長,拖累9月鋁箔整體排產下降,與新能源領域形成需求對沖。
市場動態:庫存周期逆轉與價格傳導受阻
現貨市場呈現高庫存、弱基差特征,電池廠庫存周轉天數延長,貿易商拋貨意愿增強
工信部《鋰電鋁箔行業規范條件》修訂版明確要求2025年底前淘汰落后產能,倒逼企業升級連鑄連軋工藝。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第二階段實施后,出口鋁箔需補足碳成本差,企業加速向越南、馬來西亞轉移產能。
短期價格回調反映階段性供需錯配,但超薄鋁箔在6G高頻材料、量子通信等新興領域的應用前景仍存。
具備鈉電池鋁箔技術儲備及海外產能布局的企業有望對沖國內需求疲軟,而低端產能將加速出清。
市場拐點或于四季度隨著5G基站招標重啟及消費電子旺季備貨逐步顯現,但需警惕印尼鎳鈷中間品產能釋放對電子材料供應鏈的二次沖擊。
【僅供參考,消息綜合自網絡,內容不構成投資決策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