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3日,長江有色金屬網數據顯示,國內電池級碳酸鋰(99.5%)報價區間攀升至75,000-77,800元/噸,均價報76,400元/噸,單日上漲900元/噸;工業級碳酸鋰(99.2%)均價同步上漲至74,500元/噸。
供給端:產能優化與進口壓力并存?
國內鹽湖提鋰企業依托技術升級持續釋放低成本產能,疊加冬季限產政策影響,市場供應呈現“總量平穩、結構分化”特征。進口端受南美鹽湖復產及非洲鋰礦到港量增加影響,遠期供應壓力逐步顯現,但短期受物流周期制約,實際增量尚未完全釋放。
?需求端:動力電池驅動與儲能需求分化?
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持續提升,高鎳三元電池技術路線占比擴大,直接拉動電池級碳酸鋰需求增長。動力電池領域排產計劃穩步上修,頭部企業產能利用率維持高位。儲能市場則呈現“鐵鋰去庫、三元補位”特征,海外戶儲訂單回暖對沖部分國內去庫壓力,但整體需求增速較前期有所放緩。
?政策端:環保限產與國際貿易壁壘?
國內鹽湖企業季節性限產政策落地,疊加礦山開采環保核查趨嚴,預計四季度產量環比收縮。歐盟碳關稅政策推高出口企業合規成本,南美主要鋰生產國擬對礦產品加征關稅的預期升溫,但具體實施時間仍存不確定性。
?宏觀視角:成本中樞上移與供需再平衡?
全球鋰資源供需格局呈現“總量過剩、結構短缺”特征,高鎳三元電池用鋰需求增速顯著高于磷酸鐵鋰。當前市場價格已覆蓋國內主流冶煉廠成本線,龍頭企業盈利空間顯著改善。機構分析認為,四季度供給端擾動因素或加劇價格波動,中長期來看,新能源產業鏈技術升級與資源回收體系完善將重塑行業競爭格局。
【信息綜合自網絡,內容不構成投資決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