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0 月 23 日,長江現貨 1# 鉻均價報 66000 元 / 噸,較前一交易日上漲 500 元,在 "金九銀十" 旺季尾聲,這一漲勢凸顯出市場供需預期的深刻轉變。從核心供應國的政策擾動到下游龍頭的采購信號,多重力量共同推動了價格的穩步攀升。
供應端的預期收縮成為價格上行的核心推手。作為全球鉻礦供應的 "命脈",南非近期的產能與政策變化持續攪動市場神經 ——8 月南非鉻礦產量環比下降 2.3%,同比下降 1.6%,產量下滑趨勢已初步顯現。更關鍵的是,南非擬征收 20% 未加工鉻礦出口稅的政策雖尚未正式落地,但已引發全產業鏈對未來供應的擔憂,礦山企業普遍預警稱高關稅可能導致出口量銳減甚至停產。這一預期直接傳導至國內原料市場,天津港主流鉻礦報價較上周已上漲 2%,貿易商情緒從 "降價拋貨" 轉向 "惜售挺價"。國內供應端同樣呈現收縮態勢,部分鉻鐵冶煉企業因前期虧損已啟動主動減產,而內蒙、寧夏等主產區受環保政策約束,新增產能釋放進度滯后,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緊張情緒。
下游需求的結構性回暖與龍頭企業的價格托底形成關鍵拉力。作為鉻最核心的消費領域,不銹鋼行業雖面臨房地產下游的傳統需求疲軟,但 10 月粗鋼排產仍達 344.72 萬噸,較 9 月環比上升 0.6%,其中 300 系排產 176.49 萬噸,維持高位運行。行業龍頭青山集團的招標定價更成為市場 "定盤星",其 10 月高碳鉻鐵長協采購價達 8495 元 / 50 基噸,環比上漲 200 元,為現貨價格提供了堅實支撐。新興需求的爆發更帶來增量動力,新能源汽車、氫能儲罐等領域對高純度鉻合金的需求同比實現兩位數增長,2025 年全球新能源領域鉻需求占比已升至 20%,形成 "傳統需求穩基、新興需求增量" 的格局。
成本端的能源價格飆升與宏觀預期改善構成雙重支撐。鉻鐵冶煉作為高耗能產業,動力煤成本占比顯著,而 10 月國內動力煤價格呈現超預期大漲態勢,秦皇島港 Q5500 動力末煤價格漲至 748 元 / 噸,周環比大漲 43 元,山西、陜西等主產地價格漲幅更超 100 元 / 噸。能源成本的剛性上升直接推高冶煉企業成本線,成為鉻價上漲的重要推手。宏觀層面,9 月中國制造業 PMI 錄得 49.8%,環比回升 0.4 個百分點,顯示工業需求正逐步回暖;同時,市場對 10 月底美聯儲降息的預期持續升溫,117 位經濟學家中 115 位預測將實施降息,流動性寬松預期利好工業金屬估值提升。
需要注意的是,短期市場仍面臨庫存壓力的潛在制約。截至 10 月 17 日,國內鉻礦港口庫存總量達 339.68 萬噸,環比上周增加 3.72%,天津港庫存占比超 80%,顯示前期到港貨源仍在消化中。這使得當日鉻價雖實現上漲,但漲幅較 10 月 21 日的單日 3500 元明顯收窄,反映出多空雙方對供需基本面的博弈仍在持續。
綜合來看,10 月 23 日鉻價的上漲是供應預期收縮、下游需求回暖、成本支撐增強與宏觀情緒改善共同作用的結果。短期而言,南非政策不確定性與不銹鋼補庫需求仍將支撐價格,預計鉻價或向 68000 元 / 噸關口發起沖擊;中長期來看,新能源領域的結構性需求增長將逐步主導市場,但印尼鉻鐵產能釋放可能帶來長期壓力,價格中樞上移的同時需警惕供應增量風險。投資者可重點關注南非出口政策落地情況及國內不銹鋼終端訂單變化。
【文中數據來源網絡,觀點僅供參考,不做投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