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有色金屬網,2025年9月24日長江綜合,氯化鈷報價區間:69900-72000元/噸,均價70950元/噸,較上一交易日漲1,200 元/噸。
9月24日,長江有色金屬網數據顯示,氯化鈷報價區間攀升至69,900-72,000元/噸,均價70,950元/噸,單日漲幅達1,200元/噸。
波動背后,是剛果(金)鈷出口政策調整、新能源產業鏈需求爆發與全球供應鏈重構的多重力量博弈。
供給端:資源國政策主導供應格局重塑?
全球最大鈷生產國自年初實施的出口限制措施持續發酵,直接導致國際鈷原料供應缺口擴大。該國通過配額制度進一步收緊出口規模,并明確將戰略儲備納入政策考量,引發市場對中長期供應穩定性的擔憂。盡管印尼等新興產區加速產能釋放,但其產品結構以中低端為主,難以完全填補高端市場缺口。
?需求端:新能源與科技產業雙輪驅動?
新能源汽車產業維持高景氣度,三元鋰電池在高端車型中的滲透率穩步提升,疊加消費電子領域創新周期開啟,推動鈷酸鋰需求顯著增長。儲能領域裝機規模持續擴張,對鈷基材料形成增量需求。產業鏈調研顯示,頭部企業訂單飽和度維持高位,部分廠商已啟動產能擴張計劃。
價格上行周期中,上游資源掌控企業議價能力顯著增強,利潤空間持續擴大。中下游冶煉環節面臨成本傳導壓力,部分中小企業因原料保障能力不足被迫縮減產能。行業呈現強者恒強特征,龍頭企業通過長協訂單、回收技術布局等方式強化供應鏈韌性。
資源出口國政策調整加速全球鈷供應鏈重組,配額制與本地化加工要求重塑產業利潤分配機制。主要經濟體通過產業政策引導新能源材料技術升級,無鈷電池技術路線雖帶來潛在替代壓力,但短期內難以撼動鈷在高端電池領域的核心地位。
?后市:高位波動或成新常態?
短期供應缺口疊加傳統備貨旺季,鈷價或維持強勢運行。中長期來看,新興產區產能釋放與回收技術普及將逐步緩解供應壓力,但資源國政策波動與技術路線競爭仍將主導市場節奏。建議關注資源端戰略布局、下游需求結構變化及替代技術進展。
【僅供參考,內容不構成投資決策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