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2 日長江現貨 1# 鎂均價報 18400 元 / 噸,與前一交易日持平。?從交易脈絡看,鎂價呈現 “低開穩走、成交均衡” 的特點。多位貿易商反饋,市場既無惜售情緒,也無此前低價時的恐慌拋盤,“主流廠商報價統一,下游按需采購,中間環節庫存維持在 1-2 周安全水平”。?
平衡邏輯:三重力量博弈定中樞?
供應端:龍頭穩價托底市場預期?
行業龍頭寶武鎂業的戰略部署成為供應端的 “定海神針”。9 月 17 日集團調研明確提出 “發揮全產業鏈優勢,保障鎂材料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其安徽、五臺等重大項目正按節奏推進,當前 50 萬噸級原鎂產能運行平穩,占國內總產能的 35% 以上。疊加前期行業輪流檢修已完成,9 月國內原鎂產量預計達 7.8 萬噸,環比微增 1.3%,供應端的穩定輸出有效抑制了價格波動。?
需求端:新能源旺季與傳統疲軟對沖?
下游需求呈現 “結構性分化” 特征,形成多空平衡。利好方面,乘聯分會預測 9 月國內新能源汽車零售將達 125 萬輛,滲透率升至 58.1%,寶武鎂業與賽力斯合作的一體化壓鑄鎂合金后車體已量產上車,輕量化需求帶動鎂合金采購量環比增長 8%。但拖累因素同樣明顯,商用車市場持續低迷導致重卡用鎂需求同比下降 12%,3C 產品出口疲軟也壓制了鎂粉消費,雙重力量相互抵消使得需求端難以形成單邊拉動。?
成本端:原料價格回落消解上漲動力?
生產成本的下行壓力與供應穩定形成呼應。9 月蘭炭中料主流價環比僅微漲 1.05%,而蘭州硅鐵價格環比下跌 4.02% 至 6104.76 元 / 噸,作為鎂冶煉核心原料,二者價格變動使得噸鎂生產成本較 8 月下降約 200 元。成本端的寬松為廠家穩價提供了空間,也讓下游對漲價的接受度降低,進一步固化了價格平衡。?
未來展望:穩態難持續?關注兩大變量?
當前鎂價的平穩格局更多是短期過渡狀態,后續行情將取決于供需力量的打破方向。短期來看,“金九銀十” 新能源汽車產銷數據是關鍵試金石,若乘聯分會 125 萬輛的零售預測兌現,鎂合金需求有望進一步釋放,推動價格向 19000 元 / 噸關口發起沖擊。中長期則需緊盯寶武鎂業等龍頭的產能釋放節奏,其 “十五五” 規劃中的新增產能若加速落地,可能引發供應過剩擔憂。?
風險因素同樣不容忽視:若硅鐵價格受能耗政策影響反彈,或海外鎂錠進口量超預期增長,均可能打破現有平衡。業內人士建議重點關注 9 月底國內鋁合金產量數據及寶武安徽項目投產進度,作為判斷行情轉向的核心指標。?
【文中數據來源網絡,觀點僅供參考,不做投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