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0 月 9 日,國際白銀市場迎來歷史性時刻:現貨白銀盤中一度大漲 2.3% 突破每盎司 50 美元關口,最高觸及 50.21 美元,創下自 20 世紀 80 年代亨特兄弟逼空事件以來的最高水平。盡管尾盤受獲利盤了結影響略有回落,倫敦銀現最終收報 49.669 美元 / 盎司,仍較前一日上漲 1.35%,而紐約商品交易所白銀期貨主力合約收于 47.685 美元 / 盎司,漲幅 1.12%,距離 1980 年 1 月創下的 50.35 美元歷史峰值僅一步之遙。?
年內漲幅 70% 碾壓黃金 避險資金蜂擁入場?
白銀年內表現已顯著超越黃金:截至 10 月 9 日,現貨白銀價格較年初累計上漲逾 70%,而同期現貨黃金漲幅為 52%,這一差距凸顯出白銀在避險行情中的彈性優勢。推動銀價飆升的核心動力來自多重風險因素疊加:美國財政危機持續發酵,聯邦政府債務規模已突破 36.2 萬億美元,國會兩黨仍未就債務上限調整達成共識,財政部被迫延長 "非常規措施" 以維持運轉,市場擔憂債務違約風險升溫;與此同時,美股主要指數市盈率均處于歷史 90% 分位以上,疊加對美聯儲獨立性受政治干預的擔憂,投資者加速從風險資產轉向貴金屬避險。?
倫敦供應短缺火上澆油 借入成本飆升?
供應端的緊張格局進一步放大漲勢。作為全球白銀定價核心的倫敦市場,近期庫存持續走低,疊加實物交割需求激增,導致白銀租借成本大幅攀升。市場數據顯示,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BMA)白銀庫存已較上月下降 8%,1 個月期白銀租借利率升至 2008 年以來高點,部分交易商透露 "短期借入白銀的成本已翻倍"。這種供應短缺與避險需求形成共振,使得白銀價格突破關鍵阻力位后呈現加速上漲態勢。?
歷史鏡像與現實差異 50 美元關口成新戰場?
此次銀價突破 50 美元關口,不禁讓人聯想到 1980 年亨特兄弟操縱白銀市場的歷史事件 —— 當時銀價飆升至 50.35 美元后暴跌,成為大宗商品市場的經典案例。但當前市場環境存在顯著不同:一方面,白銀的工業需求占比已從當年的 50% 升至如今的 60% 以上,光伏、電子等產業的剛性需求構成長期支撐;另一方面,全球央行持續增持貴金屬的趨勢未改,為銀價提供底層支撐。不過分析師提醒,紐約商品交易所期貨價格尚未突破歷史紀錄,且短期漲幅過大可能引發監管關注,50 美元關口的多空博弈將加劇波動。?
市場正密切關注美國國會債務談判進展及倫敦市場供應補充情況,若財政風險進一步升級或供應短缺持續,白銀有望向歷史峰值發起沖擊。
【文中數據來源網絡,觀點僅供參考,不做投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