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5日,長江有色金屬網數據顯示,國內9μm通訊鋁箔報價區間攀升至36,920-37,920元/噸,均價37,420元/噸,較前一交易日上漲30元/噸;12μm、13μm、15μm鋰電鋁箔均價同步上漲30元/噸至36,170元/噸、34,920元/噸、33,920元/噸。
此前,全球環保研究網數據顯示,2025年全球鋰電池用鋁箔市場規模預計突破120萬噸,中國以超60%的產能份額穩居全球最大供應國地位。
需求端:動力電池與儲能雙輪驅動超薄化趨勢
動力電池需求激增是核心引擎。隨著全球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逼近58%,動力電池正極集流體對鋁箔的滲透率已提升至92%,直接帶動鋰電池鋁箔需求增長。高壓快充技術迭代進一步推高12μm以下超薄鋁箔訂單量,2025年全球超薄鋁箔需求同比增速達28%,成為細分領域增長最快的品類。
儲能市場亦貢獻顯著,全球儲能電池領域鋁箔需求占比預計達18%(較2023年提升7個百分點),鈉離子電池商業化則通過雙極板設計使單位GWh鋁箔用量提升1.6倍,結構性擴大需求空間。
供給端:中國工藝突破與集群化優勢凸顯
中國鋁箔企業通過連續軋制工藝優化,將成品率提升至83%,單位成本較2022年下降19%,技術升級顯著增強成本競爭力。
華東地區形成年產35萬噸的鋰電池鋁箔產業集群,頭部企業不僅實現進口替代,更反向出口至日韓電池廠,打破海外長期壟斷。技術專利布局同步領跑,2025年國內企業申請的鋰電池鋁箔相關專利占全球總量的41%,集中于涂層改性、軋制技術等關鍵領域,構筑起技術護城河。
全球政策對鋁箔供應提出新要求。歐盟《新電池法規》強制規定2025年起動力電池可再生鋁材比例不低于25%,倒逼全球供應商加速綠色認證;中國《有色金屬行業碳達峰方案》明確鋰電池鋁箔單噸碳排放需下降30%,推動企業投資光伏-電解鋁一體化項目,從源頭降低碳足跡。雙重政策壓力下,具備低碳工藝的企業將獲得更大市場份額。
技術進展面,日本供應商開發出抗腐蝕復合鋁箔,高溫高濕環境下循環性能提升40%;國內企業則通過磁控濺射技術實現5μm超薄鋁箔量產,填補高端數碼電池領域空白。貿易層面,2025年全球鋰電池鋁箔進出口貿易額預計達54億美元,中國占出口總量的67%,成為全球鋁箔貿易的核心樞紐。
業內分析指出,中國鋰電池鋁箔產業已形成“規模+技術+成本”綜合優勢,隨著新能源汽車、儲能等下游需求持續釋放,疊加綠色轉型與技術迭代,中國在全球市場的主導地位將進一步鞏固,為新能源產業鏈安全提供關鍵支撐。
【僅供參考,內容不構成投資決策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