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國內儲能電芯市場陷入階段性“短缺”,主流企業訂單普遍排至2026年,314Ah大容量電芯成市場“硬通貨”。
全球儲能需求井噴,2025年前8月國內新型儲能裝機75.9GWh(同比+42%),EPC招標116GWh(同比+40%);海外更強勁,中國企業前6月新獲儲能訂單超160GWh(同比+220%)。政策推動行業向“獨立儲能”轉型(2027年目標裝機1.8億千瓦),獨立儲能對電芯質量要求更高,加劇優質產能供需失衡。
需求增速遠超產能釋放,314Ah大容量電芯因適配主流項目被客戶提前鎖定產能,部分企業已無法新增訂單。疊加技術迭代與產業鏈協同不足,電芯供給彈性受限,“結構性短缺”成核心矛盾。
惠州億緯鋰能、江西贛鋒鋰業等多家上市公司表示,儲能電芯訂單飽滿、產線滿負荷運行。贛鋒依托一體化布局保障交付,億緯則以技術儲備支撐長期訂單。上游正極、隔膜需求激增,中游集成商“搶芯”,下游儲能價格跟漲,全鏈條景氣度攀升。
據相關預測,2025年全球儲能電池需求521GWh(同比+60%),但全行業產能利用率已超80%,一二線企業持續滿產。國際專家分析,全球需求與國內產能周期錯配,短缺或延續至2026年下半年。
【僅供參考,內容不構成投資決策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