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自4150美元高位連跌三日,直插4080美元附近,這波超6%的回調看似猛烈,實則是技術面與基本面的雙重修正。作為今年漲超55%的"避險之王",黃金正站在十字路口——是短暫歇腳還是趨勢反轉?且聽我拆解這場"黃金修正局"。
回調主因:貿易暖風吹散避險迷霧
印美貿易協議框架敲定堪稱本輪下跌"導火索"。印度商務部長戈亞爾放話"協議達成無大礙",美方擬下調印度農產品關稅換取仿制藥準入,直接削弱了市場對地緣風險的避險需求。要知道,今年黃金狂飆55%的背后,"貨幣貶值交易"功不可沒——投資者為避主權債務風險,瘋狂涌入黃金對抗通脹和預算赤字。如今貿易談判現曙光,部分資金開始"棄金投險",推動金價技術性回調。
技術面:超買指標觸發獲利了結
技術指標早已預警此輪調整。上周金價創歷史新高時,RSI指標飆破80超買閾值,創2020年來新高。多頭獲利了結情緒本周集中爆發,亞洲時段拋壓明顯大于買盤。即便SPDR黃金ETF持倉增至1058.66噸,單日增持11.45噸,也難擋短期回調壓力。這就像被拉得過緊的彈簧,超買后必然強力回彈,但4000美元關口的買盤支撐顯示:這更像是技術性修正,而非基本面轉向。
支撐位:降息預期與供給擾動筑底
別慌,黃金的"長期護城河"仍在。美聯儲年底降息25個基點的預期未變,10年期美債收益率回落至3.95%,持有黃金的機會成本持續降低。供給端更添變數——巴里克馬里金礦雖復產,但產能恢復需時,全球黃金供給仍處緊平衡;贊比亞Lumwana銅礦鉆探延長礦壽至2060年,但黃金主產礦增量有限,難解供給之渴。
后市看點:盯緊經濟數據與貿易終局
接下來,10月23日公布的美國初請失業金人數、9月成屋銷售數據將成關鍵。若數據印證經濟降溫,降息預期強化,金價跌勢或受遏制;反之則可能加劇回調。貿易協議終局更是核心變量——若印美正式簽約或其他貿易摩擦緩解,避險溢價將進一步消退;但全球貿易格局仍存變數,任何談判波折都可能重燃避險需求。
眼下,4000-4050美元區間成多空生死線。若企穩,多頭或反攻4150-4180美元阻力區;若失守,則需關注4000美元整數關支撐。在這場短期回調與長期支撐的博弈中,投資者需緊盯美聯儲政策風向與貿易協議終局,方能在黃金的"冰與火"中把握先機。畢竟,在這場超買修正與技術支撐的拉鋸戰中,黃金的避險魅力從未真正褪色。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對市場進行分析,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決策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