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3日,長江有色金屬網數據顯示,當日長江綜合銦現貨均價報2560元/千克,較前一交易日下跌10元/千克,報價區間收窄至2510-2610元/千克。
供給端:鋅礦復產打開彈性空間
作為全球最大銦生產國,中國90%的精銦來自鋅冶煉副產品回收。2025年鋅礦供應寬松格局持續,俄羅斯Ozernoye、南非Gamsberg等新增產能釋放,疊加國內新疆火燒云鋅礦投產,推動全球鋅精礦產量同比增長8%。鋅冶煉利潤回升,刺激冶煉廠重啟銦回收產線,國內精銦日均產量環比增加。盡管緬甸等海外原料供應受地緣擾動,但俄羅斯補充供應使原料庫存仍可維持2-3個月生產需求。
需求端:傳統領域收縮與新興場景青黃不接
下游需求呈現舊動能衰減、新動能未立的尷尬局面光伏領域雖被寄予厚望,但當前異質結電池滲透率不足,產能耗銦量尚未形成規模效應。光通信領域1.6T光模塊對磷化銦襯底需求初現,國內頭部企業小批量采購量占行業總產能的小部分,難以對沖傳統需求缺口。
政策端:出口管制效應弱化與技術升級賽跑
自2025年2月實施的銦制品出口管制(涵蓋磷化銦、三甲基銦等)曾推動鹿特丹現貨價短期上漲5%,但政策紅利正隨時間消退。海外企業通過庫存備貨及納米銀線等替代材料降低對中國銦的依賴,國內再生銦產能因技術瓶頸未能有效釋放。與此同時,6英寸磷化銦襯底良率突破80%,單位銦耗量下降20%,長期或重塑需求結構。
當前銦價已進入成本剛性與需求彈性的博弈區間,若四季度庫存去化不及預期或光伏技術升級延遲,價格或下探2400元/千克支撐位。
【僅供參考,消息綜合自網絡,內容不構成投資決策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