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長江有色金屬網絡獲悉,2025年10月20日長江現貨市場報價1#鉛今日均價為17,075元/噸,較前一日上漲25元/噸。目前鉛價呈現小幅上漲趨勢,但波動幅度相對較小。具體分析如下:
宏觀流動性收緊壓制商品空間
美國政府停擺引發美元流動性“稀缺性”凸顯,高利率環境下金屬估值普遍承壓。盡管中美貿易局勢緩和帶來情緒修復,但市場更關注10月24日美國通脹數據與27日美聯儲會議釋放的信號,短期鉛價受制于宏觀謹慎預期,波動收窄。
供應端:復產加速與原料瓶頸并存
原生鉛?方面,內蒙古、河南等地煉廠集中復產,月產量預計環比提升,但鉛精礦加工費持續低位運行,疊加冬季儲備需求啟動,實際產量釋放幅度受限。再生鉛?方面,安徽大型煉廠逐步恢復生產,進口粗鉛到港量有所增加(主要來源為澳大利亞、非洲),但船期延長可能導致實際供應不及預期,形成“預期寬松、到貨偏緊”的結構性矛盾。
需求與庫存:剛需托底,去庫支撐韌性
下游蓄電池企業維持按需采購,鉛合金、板材需求平穩,社會庫存小幅去化對價格形成支撐,但未出現旺季集中補庫動能。、
鉛產業鏈現狀總結
上游資源格局:全球集中與進口依賴并存
鉛礦資源在全球分布高度集中,澳大利亞、中國、秘魯及俄羅斯是主要供給國。中國雖為全球鉛精礦生產大國,但本土資源稟賦有限,仍需依靠進口補充原料缺口。2025年隨著海外礦山項目陸續投產,全球供應有望逐步回升。再生鉛原料(廢電瓶)回收體系雖持續完善,但區域性、階段性供應偏緊問題仍會制約產能釋放效率。
中游冶煉態勢:成本承壓與綠色轉型雙主線
原生鉛依托鉛精礦火法冶煉,再生鉛則基于廢鉛資源循環利用。中國再生鉛產業規模居全球首位,產量占比持續攀升,凸顯循環經濟路徑深化。然而,冶煉端普遍面臨加工費下行、副產品收益波動及環保投入增加三重壓力,企業盈利空間持續收窄,綠色低碳轉型已成為提升競爭力的關鍵路徑。
下游需求結構:傳統基本盤與儲能新動能
鉛酸蓄電池仍是消費主力,廣泛應用于汽車啟動、電動自行車等領域,基本盤需求穩健。盡管面臨鋰電等技術替代壓力,其在可靠性、成本方面的優勢仍支撐著基本需求韌性。新興增長點主要來自儲能賽道,鉛炭電池在基站備用電源、數據中心及戶用儲能等場景加速滲透,成為拉動鉛消費的重要增量。
短期策略:區間波段與靜候宏觀面新信號驅動
鉛價短期在宏觀面擾動、成本支撐、需求疲軟的多噸的支撐位構成關鍵震蕩區間。投資者需重點關注 10 月下旬美聯儲政策信號、廢電瓶回收體系改革進展及國內基建投資數據,這些變量將決定鉛價是突破上行還是回踩筑底。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鉛市的結構性機會可能大于趨勢性行情,高拋低吸、重博弈中尋找平衡,17150 元 / 噸的阻力位與 16800 元 / 波段操作或為當前最優策略。
關鍵變量?:下旬美聯儲政策信號、國內廢電瓶回收體系改革進度及基建數據若超預期,可能打破震蕩格局;
風險預警?:警惕復工后供應壓力兌現、需求不及預期對價格的壓制。
(注:本文為原創分析,核心觀點基于公開信息及市場推導,以上觀點僅供參考,不做為入市依據 )長江有色金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