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滬金主力合約以914.32元/克收盤,單日暴漲4.82%,而國際金價更是在國慶長假期間上演“過山車”——10月8日突破4000美元/盎司后,周四亞市短暫回調整理至4034美元。這場“黃金盛宴”背后,是美聯儲降息周期、全球去美元化浪潮、地緣風險緩和與超買技術面調整的復雜博弈。
宏觀風暴:降息周期+去美元化,黃金“第三浪”蓄勢待發
美聯儲10月降息25基點概率逼近95%,疊加美國政府停擺危機、日本政局更迭,全球避險資金瘋狂涌入黃金。更關鍵的是,中國央行連續11個月增持黃金,9月末儲備量達7406萬盎司,外匯儲備連續22個月站穩3.2萬億美元上方。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萬喆直言:“4000美元是貨幣體系重構的信號彈!”美元儲備份額持續下滑,黃金儲備占比攀升,正重塑全球貨幣格局。
技術面矛盾:超買回調VS長期牛市
盡管現貨黃金14日RSI仍處于超買區間,但未觸及90極端值,顯示調整壓力可控。上行阻力看4100美元,突破后或挑戰4200美元;下方支撐在4000美元心理關口,若失守則下探3941美元。值得注意的是,8月下旬以來金價已暴漲超50%,年內漲幅創歷史紀錄,但機構普遍認為“第三浪”主升行情剛啟動——衰退或滯脹期黃金表現往往優于其他資產,長期配置價值凸顯。
短期擾動:避險情緒降溫,獲利盤涌現
中東沖突緩和預期、以色列與哈馬斯談判進展,削弱了黃金避險吸引力。周三金價觸及4059美元歷史新高后回落,正是多頭獲利了結的體現。技術面上,連續四日強勁上漲后,超買調整壓力顯現。不過,全球貿易局勢、美聯儲獨立性爭議、美國財政穩定性等長期不確定性,仍為黃金提供堅實支撐。
機構視角:ETF擴容,牛市格局未改
黃金ETF規模快速擴張,多只產品突破百億大關,港股黃金股創歷史新高,顯示市場資金持續涌入。中信建投等機構強調,美國債務問題、去美元化邏輯、美聯儲降息周期,共同構成黃金牛市基石。四季度或高位震蕩,但中長期上行趨勢難改。
操作策略:謹慎追高,關注支撐位
短期看,金價波動率放大,需警惕超買回調風險,建議逢高減倉或持有保護性看漲期權。中長期,全球貨幣體系重構、央行持續增持、降息周期延續,黃金仍是最具確定性的資產之一。關注4000美元支撐位能否守住,若企穩則新一輪上漲可期;若失守則需等待3819美元附近企穩信號。
總結,這場黃金狂飆,既是宏觀風暴的集中爆發,也是貨幣體系變革的縮影。當“降息周期”遇上“去美元化”,當“超買回調”遇上“長期牛市”,黃金,這個跨越千年的避險資產,正站在新周期的十字路口。投資者需在狂熱中保持清醒,在波動中捕捉機遇——畢竟,在資本市場上,最瘋狂的行情,往往藏著最深刻的邏輯。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決策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