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集團最新大宗商品季度展望報告指出,隨著全球制造業復蘇預期增強及美元走弱趨勢顯現,銅價將在今年末以謹慎態勢收官,并于2026年發起更協同的上漲攻勢,目標直指每噸1.2萬美元關口。該行分析師Max Layton與Wenyu Yao在報告中強調,作為“布線金屬”的銅雖在未來數月面臨需求阻力,但市場期待已久的供應短缺問題將在2026年成為推動需求改善的核心動力。
據報告預測,2025年第四季度銅均價將達到每噸1萬美元,接近當前市場價格水平。這一短期價格表現源于制造業復蘇節奏的階段性放緩及全球供應鏈調整的滯后效應。然而,從2026年起,銅市場將迎來供需關系的根本性轉變——全球制造業加速回暖與新能源領域的持續擴張,將顯著提升銅的工業需求;而主要產銅國新增產能投放緩慢、礦山品位下降及環保政策收緊等因素,將進一步加劇供應短缺壓力。
花旗集團特別建議,能夠承受短期波動的投資者與消費者,應在未來3至6個月內分批布局銅資產。通過“時間分散化”策略,投資者可有效平滑價格波動風險,并在明年底前把握約20%的潛在上漲空間。這一策略既適用于銅期貨、礦業股票等直接投資標的,也可通過銅ETF、指數基金等金融工具實現間接配置。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銅價的長期上漲邏輯已得到多重因素驗證:全球碳中和進程推動銅在可再生能源系統中的戰略地位日益凸顯;發展中國家城市化與工業化進程持續釋放銅消費潛力;而美元指數的周期性走弱,則從匯率層面為以美元計價的銅價提供支撐。不過,投資者仍需警惕地緣政治風險、礦山罷工事件及全球貿易政策變動等潛在擾動因素。
文中數據來源網絡,觀點僅供參考,不做投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