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9日,長江有色金屬網數據顯示,鉬鐵(FeMo60)現貨均價報277,500元/噸,較前一交易日下跌1,000元/噸,報價區間收窄至276,500-278,500元/噸,市場情緒偏空,貿易商為緩解庫存壓力主動調低報價,而下游采購仍以剛需為主,整體交投清淡。
供給端:產能釋放與成本壓力并存
國內鉬鐵供應量保持高位,主產區產能持續釋放,但原料端鉬精礦價格下行削弱成本支撐。部分中小冶煉企業因成本壓力減產,但大型礦山維持穩定出貨,市場現貨流通量充足。進口資源受國際價格震蕩及貿易政策影響,補充量有限。
需求端:傳統領域疲軟與新興領域韌性分化
下游鋼鐵行業采購偏謹慎,不銹鋼及合金鋼領域對鉬鐵的需求同比收縮,鋼廠招標價持續壓價。風電、新能源汽車等新興領域需求保持增長,但整體占比仍較低,對市場的拉動作用尚不明顯。出口市場受海外關稅政策及全球經濟放緩抑制,表現平淡。
市場交易:庫存壓力與悲觀情緒主導
社會庫存處于較高水平,貿易商為加速回籠資金主動降價出貨,現貨貼水幅度擴大。下游企業多以剛需采購為主,大量備貨意愿不足,市場成交多伴隨議價,整體流動性偏弱。
政策與成本:環保加壓與資源約束凸顯
能耗雙控及環保政策對礦山開采和冶煉環節形成約束,推高合規產能生產成本。部分低品位礦山開采成本上升,疊加進口資源不確定性,產業鏈利潤向上游集中。
宏觀層面:內外需增長動能不足
全球主要經濟體制造業活動放緩,壓制工業金屬需求預期。國內穩增長政策對基建領域的傳導仍需時間,短期內對鉬消費的提振有限。
短期來看,鉬鐵市場供需寬松局面難以快速扭轉,價格或延續承壓運行。中長期需關注主產區產能調整、高端領域需求放量及海外貿易政策變化,行業競爭重心將向成本控制與高附加值產品轉型傾斜。
【僅供參考,內容不構成投資決策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