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7日,長江有色金屬網數據顯示,國內電池級碳酸鋰(99.5%)報價區間升至73,700-75,700元/噸,均價74,700元/噸,單日上漲1,200元/噸,漲幅達1.63%;工業級碳酸鋰(99.2%)報價區間同步上移至71,800-73,800元/噸,均價72,800元/噸,漲幅1.39%。
供給端:產能釋放趨穩與進口收縮并存?
國內鹽湖提鋰與鋰輝石提鋰產能保持高位,但進口端受南美鹽湖項目復產滯后影響,呈現結構性調整。鹽湖提鋰企業冬季限產比例提升,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高成本產能因環保限產政策逐步退出,現貨流通貨源偏緊。
?需求端:動力電池韌性支撐與儲能需求疲軟分化?
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穩步提升,高鎳三元電池占比擴大帶動單車碳酸鋰用量增加,動力電池領域需求保持韌性。但儲能市場受新型儲能裝機增速放緩影響,磷酸鐵鋰電池需求環比下降,部分項目轉向梯次利用電池。海外市場受地緣政治擾動,歐美訂單波動性增強,但東南亞新興市場補庫需求形成緩沖。
碳酸鋰期貨主力合約較現貨維持貼水狀態,基差收窄反映市場對四季度供需改善的預期趨同。現貨市場呈現“工碳強于電碳”特征,工業級產品因磷酸鐵鋰企業補庫需求成交價相對堅挺,但整體成交活躍度偏低,貿易商加速去庫存。
國內環保政策加碼,鹽湖提鋰企業冬季限產預案啟動,新建項目需配套資源綜合利用設施。歐盟碳關稅新政將碳酸鋰納入碳足跡核算范圍,倒逼產業鏈綠色轉型加速。
美聯儲降息預期升溫帶動大宗商品金融屬性修復,但全球鋰資源供需格局仍呈現“總量過剩、結構短缺”特征。世界銀行最新報告將2025年全球鋰需求增速預期下調,行業進入“高庫存壓制與技術迭代”的再平衡周期。
短期碳酸鋰價格或維持區間震蕩,鹽湖減產執行力度與海外鋰礦到港節奏將成為關鍵變量。中長期看,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與儲能需求復蘇仍是核心驅動力,若固態電池技術商業化加速落地,氫氧化鋰需求缺口或進一步擴大。
【僅供參考,內容不構成投資決策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