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認證監管司披露,針對充電寶(移動電源)及鋰電池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已開展大規模專項整治行動。截至目前,認證機構累計暫停相關企業CCC證書8756張,撤銷證書609張,涉及充電寶及電芯生產領域,彰顯監管部門對“貼牌代工”亂象的零容忍態度。
市場監管總局認證監管司消費品認證處處長張威表示,此次行動重點聚焦“貼牌代工”產品的質量管控問題。部分企業通過外包生產降低質量標準,導致充電寶過熱、爆燃等安全隱患頻發,嚴重威脅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
數據顯示,經整治后,全國充電寶有效CCC認證證書已縮減至4967張,對應獲證企業547家;電芯領域有效證書26687張,涉及企業1073家。與整治前相比,證書總量減少約25%,企業集中度顯著提升,行業準入門檻進一步提高。
中國強制性產品認證(CCC認證)是保障電子產品安全的核心標準。此次大規模證書調整,意味著數千家不符合資質的企業被清出市場。業內人士指出,監管趨嚴將推動充電寶及鋰電池行業從“低價競爭”轉向“質量競爭”,尤其對代工企業的生產流程、材料選用及安全檢測提出更高要求。
市場監管總局同步強調,未來將加強獲證企業的動態監管,通過“雙隨機、一公開”抽查機制,嚴防證書暫停或撤銷后企業違規生產。同時,鼓勵消費者通過全國認證認可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查詢產品認證信息,維護自身權益。
此次整治行動被視為我國電子產品安全監管的重要里程碑。隨著《移動電源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等新國標的實施,充電寶行業正加速告別“野蠻生長”階段,邁向規范化、高質量發展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