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2日,長江有色金屬網數據顯示,電池級碳酸鋰(99.5%)均價報75,500元/噸,工業級碳酸鋰(99.2%)均價73,600元/噸,單日漲幅均為400元/噸。
供給端:產能調整加速與進口壓力并存?
國內鹽湖提鋰企業依托技術升級保持穩定產出,但礦山環保核查升級導致部分云母鋰產能受限,四季度產量環比或小幅收縮。
進口市場則呈現分化格局,南美鹽湖項目復產與非洲鋰礦到港增加供應,但主要鋰生產國出口政策收緊預期形成潛在壓制。
當前全行業庫存仍處歷史高位,但現貨可流通量因企業惜售策略逐步減少,市場呈現“隱性去庫”特征。
?需求端:動力電池韌性凸顯與儲能需求疲軟?
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穩步提升,高鎳三元電池占比擴大直接拉動電池級碳酸鋰需求,頭部電池企業訂單交付周期延長。
儲能領域則受新型儲能裝機增速放緩影響,磷酸鐵鋰電池庫存消化仍需時日,部分企業轉向海外市場尋求增量。
海外需求呈現區域分化,東南亞補庫需求支撐出口,但歐美政策限制導致傳統市場增長受限。
?市場動態:期貨情緒與現貨成交背離?
碳酸鋰期貨持倉量持續攀升,市場分歧加劇,遠月合約升水結構反映供應收縮預期。
現貨市場交投以長單為主,零單交易活躍度偏低,貿易商囤貨意愿不足導致社會庫存周轉效率下降。
正極材料廠補庫強度環比改善,但采購策略趨于謹慎,傾向維持安全庫存水平。
?政策端:環保限產加碼與關稅風險擾動?
國內環保政策收緊導致鹽湖冬季限產比例提升,主要產區生產節奏面臨調整。礦山開采環保核查升級,部分云母鋰企業復產進程延后。
國際市場關稅政策變動引發供應成本上升擔憂,但政策緩沖期設置削弱短期沖擊。
行業自律機制逐步完善,但低價競爭現象仍存,市場秩序修復仍需時間。
?宏觀層面:全球鋰資源過剩與結構短缺并存?
國際機構數據顯示,全球鋰資源供需失衡格局未根本扭轉,但高鎳三元電池用鋰需求增速顯著。
大宗商品金融屬性修復帶動價格中樞上移,但產業鏈利潤向下游轉移壓制鋰鹽環節議價空間。
技術迭代加速背景下,鋰電材料體系變革對碳酸鋰需求形成長期隱憂。
?后市展望:價格修復空間與產能出清賽跑?
當前價格已接近鹽湖提鋰成本支撐位,若四季度減產執行力度超預期,價格有望突破關鍵阻力位。但高庫存壓力仍對漲幅形成制約,市場或維持區間震蕩格局。
中長期看,具備資源整合能力與技術優勢的企業將主導市場,行業集中度提升進程或將加速,而鈉離子電池商業化進展或重塑需求結構。
【信息綜合自網絡,內容不構成投資決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