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儲能產業正經歷歷史性轉折,政策導向從規模擴張轉向質量提升,獨立儲能市場化模式加速落地。在電力市場化改革深化、新興需求爆發等多重因素推動下,行業進入“量質齊升”新階段,裝機規模與技術突破雙線并進。
政策轉向激活市場機制
2025年初,國家層面明確取消新能源強制配儲要求,內蒙古、甘肅等地率先試點容量電價補償機制,為獨立儲能提供穩定收益保障。新政策推動儲能從“被動配套”轉向“主動參與電力市場”,通過峰谷套利、輔助服務等模式提升經濟性,項目收益較傳統模式顯著提升。
電力市場改革釋放紅利
全國29個省級電網現貨市場全面運行,峰谷價差擴大,獨立儲能項目內部收益率突破。綠電直連模式興起,推動儲能功率配比需求提升,新型儲能成為高比例新能源電網的剛需支撐。
需求爆發重構產業格局
2025年新型儲能裝機預計突破140GWh,2030年將達340GWh。新疆、內蒙古等資源富集地區貢獻全國40%以上增量,算力產業高速發展催生數據中心儲能新需求。
產業鏈加速洗牌升級
儲能電芯供需緊平衡持續,龍頭企業產能利用率達90%,產品價格上漲趨勢顯現。系統集成領域,具備電芯-PCS-EMS一體化能力的企業占據優勢,代建代運營等新模式提升電站全生命周期收益。
全球競爭力顯著提升
中國儲能電芯全球市占率超90%,海外市場CR3達60%。2025年出口規模突破150GWh,覆蓋歐美、東南亞等新興市場,技術標準與商業模式加速向國際市場輸出。
【僅供參考,內容不構成投資決策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