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庫存壓頂,鎳價上行“枷鎖”難解?
截至2025年10月下旬,LME鎳庫存已突破25萬噸,上期所庫存同步攀升至3.4萬噸,雙雙創歷史新高。巨量顯性庫存如同“懸頂之劍”,持續壓制價格反彈空間。即便近期印尼鎳礦參考價(HPM)小幅上調至15142美元/千噸,且金川集團10月電解鎳出廠價微調至12.39萬元/噸,鎳價仍困于12-12.5萬元/噸區間震蕩。高庫存背景下,任何價格回升都可能觸發套保盤拋壓,導致“反彈即賣點”的惡性循環。
產業鏈冰火分化:供應擴張與需求疲軟并存?
?供應端“高溫不退”??
印尼鎳鐵產能持續釋放,濕法中間品項目(如偉明環保近期投資的4萬噸高冰鎳項目)加速投產,麥格理預計全球鎳過剩格局將延續至2030年。政策擾動加?。河∧釋⒉傻V配額有效期從三年縮至一年,旨在強化調控,但當前已批配額短期供應壓力仍存。
?需求端“冷熱不均”??
不銹鋼領域?:排產高位但終端房地產低迷導致去庫受阻,對鎳需求支撐有限;
新能源賽道?:硫酸鎳需求邊際回暖,但三元電池增速不及預期,且原料結構轉向更具成本優勢的MHP(氫氧化鎳鈷)和高冰鎳,鎳豆的經濟性被削弱,需求增量受限。
短期走勢:宏觀預期與基本面“拉鋸戰”??
?利多因素?:美聯儲降息預期升溫可能提振市場情緒;印尼政策若進一步收緊礦端供應,或觸發階段性反彈。
利空壓制?:高庫存消化緩慢,供應過剩格局難破,價格上行空間受制。
綜合判斷,鎳價短期或延續 ??“N”型震蕩,核心波動區間看12.1-12.2萬元/噸區間震蕩。若宏觀利好落地而基本面未改善,沖高后仍將回歸震蕩基調。
中長期隱憂:過剩格局下的成本線博弈?
盡管紅土鎳礦成本線對鎳價形成底部支撐,但印尼新增產能的持續投放可能進一步壓低價格中樞。未來需關注兩大變量:
技術突破?:如青山集團低碳含鎳貝氏體鋼的產業化進展,或固態電池商用化對鎳需求的結構性拉動;
政策變數?:印尼是否加征出口稅、配額審批節奏等,可能成為價格波動的“黑天鵝”。
結語:突圍之路在“需求重構”??
當前鎳市困局本質是傳統需求見頂與新興需求青黃不接的矛盾。企業需加速向高附加值產品(如電池級硫酸鎳、特種合金)轉型,同時借助ESG趨勢(如青山集團入選《財富》中國ESG案例)重塑產業鏈競爭力。對于投資者而言,短期需警惕庫存壓力下的震蕩風險,中長期可關注新能源技術迭代帶來的結構性機會。
(注:本文為原創分析,核心觀點基于公開信息及市場推導,以上觀點僅供參考,不做為入市依據 )長江有色金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