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2日,長江有色金屬網數據顯示,銦現貨均價報2570元/千克,較前一交易日小幅下跌10元/千克,報價區間2520-2620元/千克。
銦產業鏈在戰略資源屬性與市場供需失衡間,行業正處于技術升級、政策調整與需求轉型的關鍵窗口期。
供給端:產能穩定與成本支撐的拉鋸
國內銦冶煉企業維持正常生產節奏,粗銦供應量未出現顯著波動,但原料端鋅冶煉產能的階段性調整對精銦產出形成一定制約。盡管行業長期面臨供大于求的壓力,但部分廠商因成本倒掛而挺價惜售,短期內形成供應剛性。進口方面,緬甸等海外原料供應渠道受地緣政治影響波動加劇,但俄羅斯等國的補充供應部分抵消了缺口,市場整體原料庫存仍能維持2-3個月生產需求。
需求端:傳統領域收縮與新興需求培育的角力
下游消費,面板行業因終端價格下探持續壓降采購量,ITO靶材廠商訂單量減少,補庫意愿低迷;光伏領域雖存在技術升級潛力,但當前對銦的實際消耗量不足。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光通信領域需求初現曙光,1.6T光模塊對磷化銦襯底的用量較800G產品提升,國內頭部企業已啟動小批量采購,但尚未形成規模效應。
現貨市場流動性不足問題凸顯,華東地區倉庫庫存周轉天數延長,部分貿易商為回籠資金以低于網價出貨。9月銦成交量下降,市場觀望情緒濃厚。
中國自2025年2月起實施的銦出口限制政策持續影響國際市場,導致美國軍工產業鏈面臨原料短缺風險,但國內再生銦產能釋放有限,短期供需失衡難以緩解。行業技術升級加速推進,6英寸磷化銦襯底良率突破,單位銦耗較傳統工藝降低,長期或重塑需求結構。
當前銦價波動本質是戰略稀缺性預期與市場過剩現實的博弈結果。短期看,成本支撐或限制價格下行空間,但需求端實質性突破仍需等待光通信領域放量。建議關注具備海外原料鎖定能力及技術升級先發優勢的企業,其有望在行業格局重構中占據主動。
【僅供參考,消息綜合自網絡,內容不構成投資決策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