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17 日,國內黃金消費市場被價格上漲的熱潮席卷。作為全國黃金批發核心的深圳水貝市場,當日金飾金價已飆升至每克 1006 元,而回溯至 9 月初,這一價格僅為 796 元 / 克,短短一個半月時間漲幅高達 26.4%,創下近五年同期最快漲速。與此同時,零售端品牌金價同步跟進,黃金珠寶龍頭周大福官網顯示,當日足金飾品報價已達到 1279 元 / 克,老鳳祥、周生生等品牌報價也集體突破 1240 元 / 克,較 10 月初累計上漲超 100 元 / 克。
這波消費端金價的強勢上漲,根源在于國際黃金市場的歷史性突破。10 月 8 日,倫敦現貨黃金價格首次站上 4000 美元 / 盎司關口,隨后漲勢不減,截至 10 月 14 日已突破 4100 美元 / 盎司,最高觸及 4179.33 美元,年內累計漲幅超過 52%,創下自 1979 年以來最強年度表現。驅動國際金價飆升的核心因素集中在三方面:美聯儲 9 月啟動降息周期后,市場預期四季度還將有 1-2 次預防式降息,低利率環境大幅降低了持有黃金的機會成本;美國政府停擺、法國與日本政局動蕩及持續的地緣沖突,讓黃金的 "避風港" 屬性充分凸顯,避險資金加速涌入;多國央行的持續購金也形成堅實支撐,中國官方黃金儲備已連續 11 個月增持,達 7406 萬盎司,全球央行年度購金量預計維持在 70-80 噸水平。
國際金價的漲勢迅速傳導至國內產業鏈,深圳水貝市場成為最直觀的風向標。盡管國慶假期后國際金價曾有短暫回調,但水貝市場熱度絲毫未減,各大交易中心日均客流維持在 3-4 萬人次,同比增長 10%,"以舊換新" 業務量較上月翻倍,部分商鋪甚至出現 "一小時一調價" 的緊張態勢。一位水貝黃金商鋪負責人透露,近期補貨頻率從每周兩次增至每日一次,"上游原料價漲得快,下游散戶和小品牌補貨需求集中,現在庫存周轉天數比 9 月縮短了一半"。這種供需兩旺的格局,使得水貝金價緊隨國際行情快速攀升,成為零售品牌調價的核心依據。
零售市場的消費熱情同樣高漲。在周大福北京某門店,銷售人員表示 10 月以來足金手鐲、吊墜等熱門品類銷量同比增長 30%,"雖然價格漲得快,但不少消費者擔心后續還會漲,選擇提前入手"。除了婚慶、送禮等剛性需求,投資性消費也明顯增加,黃金 ETF 資金持續凈流入,華安黃金 ETF 單月凈流入額超 29 億元,實物金條銷量較去年同期增長 45%。不過也有消費者持觀望態度,"現在價格太高了,打算等回調再買",這種分歧使得零售端呈現 "熱銷但不搶購" 的理性態勢。
對于后續走勢,機構觀點呈現 "長期樂觀、短期警惕" 的分歧。高盛已將 2026 年底金價預期上調至 4900 美元,美國銀行更是看好突破 5000 美元大關,認為美聯儲寬松周期與地緣風險常態化將支撐金價長期走強;但中國(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資研究院院長王紅英提醒,當前金價偏離 200 日均線超 20%,技術面顯超買信號,短期多頭兌現收益可能引發回調。這種預期也影響著市場行為,水貝貿易商多采取 "小批量補庫" 策略,零售品牌則普遍暫緩推出大額促銷活動,等待行情企穩。
【文中數據來源網絡,觀點僅供參考,不做投資依據!】